中国的任何教育理论如果不能“落地”,就好象是如果猎枪不能打到兔子,就像这个猎枪是装饰用的。就像一个专家在讲座的时候,有孩子家长问,如何让学生爱学习,专家说,对不起,这不是我的研究范畴。
中国的教育患病是:课堂并发症!
做出这个诊断后,我们就知道该如何下药。做这个诊断有多么重要呢。在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头梅花鹿,还有一头长颈鹿,第二天发现长颈鹿还在外面。管理员总是一次次的给笼子里加高。
今天的课堂,就是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无聊”课堂才是病根。如果在座的女老师你的爱人是酒鬼,我交给你一个绝招,保证你的先生三天戒酒。你要你的先生坐在你的指定的位置,手背后,按照课堂的方式的来做。你告诉他,你先生说,一直喝五粮液。你给他说,对不起按照课程标准,你必须喝二锅头,对着那个白开水。
课堂的第一个要求:必须让学生舒服。小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开学前,我们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孩子坐好。孩子到二年级:腰间盘突出。网吧满足了三个需要:我是自由的,满足了我的探究欲,满足了成功的感觉。如果课堂满足这三个要求,课堂会充满魅力。如果让孩子戒网瘾,就按照课堂的方式来让他上网。让他玩你给定的游戏,让他按照你的方式去坐着,让他……
传统课堂已经无聊透顶。必须抓紧改,课改是什么,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我们真的要有一种危机感。今天的初中生,中学的学生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患有抑郁症。台上站着一批大神经病,台下坐着一批小神经病。高效课堂才是“对症下药”。
我们只是在想,能不能让孩子成为孩子。
真正的高效课堂要完成四个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发展的方式;
我们必须完成这样一个蜕变,我们才能化蝶。课改不是课改,而是在改课堂中更深沉的东西。中国的课改已经有八次了,前七次是失败的。没人总结。我总结,在中国只要改良,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灭亡。今天竟然还有人批评我,你们的高效课堂怎么能限制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呢。有的人还说,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讲。课改必须要把“讲”字抠掉。真正的课堂不在于你讲多少时间,而是在于你讲的形式。你只要有“交代”你就是传统课堂。未来用什么来判断什么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只要看看是否有没有“教”。如果师生角色都没有改变,你怎么说是高效课堂呢。课堂上要让孩子不睡觉,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不再讲。我曾经统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八千个字,如果你讲了七千个字,学生只有一千个字。只有你少说,学生才可能多说。有人说,能不能有温和的方式,干嘛那么极端的规定。你早晚要让孩子的手放开,迈开真正的人生第一步。要放就早放。一个好的母亲就是在孩子跌倒的时候,让他自己爬起来。躺在床上永远学不会飞翔。所以改革不是改良,更不是给马车换发动机。我们不要干给马车换发动机的事。即便我这样讲,有的老师还是转不过弯来,这个世界上最难干的事情就是转变一个人的观念。就像不让湖南人吃辣椒,不让山东人吃大葱一样。正因为难,所以才要干。
当然,我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认为我没有做几天教育,不懂教育。我就打了一个比方:老母猪生了一窝小猪,一辈子也没有成为育儿专家。你以为你干了一辈子教育就是教育专家啊。教育必须完成进化!不要做夹着尾巴的猴子。为什么要完成“进化”?教育部在09年五月份,曾经做了一个抽查。发现课堂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业成绩就越高。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支持,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越高。所以课改要一改到底,必须今天要推倒重来。如旧城改造一样,不行。如放风筝一样,风筝飞不起来,你累得满头大汗。如果风筝飞起来,就轻松了。
如何实现课改: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1、相信学生是教师“道德”立足点。
传统教育就是不相信学生,因为不相信学生你才会包办。高效课堂还可以换一个词“信任文化”,只有你相信孩子,你才会和他有平等的交流,如果不相信就像你在对儿子训话,而不是对话。有的课堂交流是地主和长工的交流。相信学生就要对儿童:倾听、包容、接纳儿童。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说“厌学”这个词。请问这个孩子厌倦体育课吗?如果老师必然要说厌学,只能说这个孩子是厌了你的学。换个老师不一样,孩子厌学恰恰暴露了老师的无能。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呼声。教育必须把心放在课堂上,才会有生命存在。老师要记住,当你相信学生,就要记住“有困难”找学生的原则。当这种行为落实在老师的行为中,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责任感,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的惊喜。
2、解放变得“十万火急”
安徽小岗村,解决了什么问题,告诉了我们解放生产力是第一位。第二个例子是深圳,深圳由一个小渔村成为如此有经济实力的都市。它告诉我们通过改革激活了老百姓的创造力。第三个典型,就是杜郎口。没有好学生没有好师资照样有百分之百的升学率。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芙蓉姐姐,如此平庸的姐姐,如果没有这样的手段完成自我的救赎。最多只是在茫茫人海毫无痕迹。我们能不能让每个孩子像芙蓉姐姐一样自信起来,自恋起来。所以芙蓉姐姐不仅应该成为我的偶像也应该成为整个教育的偶像。
如何解放?解放学生的体力,解放智力(要把学生视为教室里的五十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我们教室里有一大批的诸葛亮呢),解放观念(再也不要让学生一切依赖老师)。
作为校长,我们要创设一种高效课堂文化。因为没有高效课堂文化就不可能有高效课堂的。让学生走进校园就像公牛看见了红布兴奋起来,请问你们学校有红布吗?我经常批评你一些校长,你们那些学校像学校吗?你的气质在哪里,如果把你的牌子摘掉,都不知道你的学校是学校。学校是育人的场,你的学校在育人吗。你的文化是文化吗?
学校的任何的一个景观,都要画龙点睛的作用。学校的树那叫树吗?如果有一片林子为什么不叫历史名人呢?为什么你把走廊装扮成英语一百句走廊呢?文化无处不在。
夏天阳光底下被晒化的雪糕,我们敢于不敢于就像那块雪糕一样,当学生走近我们就开始融化?我们的校园上空有没有阳光。我们的文化要落在“化”上。高效课堂我们要缔造一种开放文化。当我们孩子走进开放的课堂却要背《三字经》和《论语》。因为三字经和论语是收的文化。收的文化怎么走进开放的课堂。如今一些学校竟然让孩子变换队形去背三字经,当然,背也可以,就是一个校长黔驴技穷的时候可以背。邓小平先生曾经说教育“三个面向”,他是有所指的。他从没有说过“教育要面向孔子”。教育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教育必须转移到未来上来”。埃德加说过: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未来,而不是坟墓。老师们你想活一百岁吗,要想活一百岁,你每节课都就去放生“活孩子”。所以我把课改叫做“放生”,“放生活孩子”才是真正的功德。放生就是要让鱼回到大海,让鸟回到蓝天。只有让孩子动起来,孩子才是天使。
怎么动?
不仅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要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建议现在的高中的校长星期天的时候你就“退休”,你要敢于提拔你的学生当校长。如果我们每一周任命一个孩子当学校管委会的校长的话,当他们从校长手中接过“聘书”的时候,他会感到神圣,对未来是有多么大的作用。你还要允许他们可以组阁,怎么组阁,你就像评选超女一样。你会发现校园充满感动,充满朝气。你要真正把广播站利用起来,不是只是一个广播员每天读一些文字,而是让每个班轮流做广播站,你还要创办你的校报,让学生当你的主编。动起来就是开放搞活。开放是手段,搞活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而是为了搞活。
现在我请大家去品味一下这句话:老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上把学生搞“舒服”。你把学生搞舒服课堂就有救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我往往用这句话回答。
3、利用学生是正视“学生”的价值。
利用学生的利用能不能换成“依赖”,我觉得不行。传统教育从来不去正视学生作为一个资源的存在,我们一直不去研究利用,用这个词提醒一线老师去研究利用的问题。千万不要和儿童的天性作对。利用好学生就会事倍功半,利用不好则反之。什么叫能动,就是凡是让学生动的就要让学生动。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要开眼看世界,要开眼看学生。什么叫学生,就是在“学中生”简称,学生。人之初,性本学。孩子的学习能力总比乌鸦强吧。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学习者。比如你们五河话说快了我就听不懂,五河话同样是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但是这里两岁的孩子竟然会比较复杂的的五河话。香港话简直及时“鸟语”,但是香港孩子两岁就会说“鸟语”。中国的孩子的母亲很不幸,从小都是在奶奶的谎言中长大的。小时候面对孩子们那么多的问号,总会回答:你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奶奶是从乌鸦含回来的…… “心狠”些甚至别怕“摔跟头”,学习自行车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吗?没有,能学会是因为摔了几个跟头。任何学习都必须经历失败、反馈、校正、缺一不可。真正的好老师是要敢于让学生经历失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是后妈,因为后妈“心狠”。今天的老师要敢于当后妈。
教师握着学生的未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