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天下父母对子女到底有无亏欠?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71  更新时间:2016/4/11 10:51: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话道出做父母的不容易。在中国,一对父母把孩子从小拉扯大,供子女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接下来,如何择业、就业、成家,都得劳心劳力,倾其所有。而我们印象中,老外,比如美国人似乎要超脱潇洒得多!那么老外,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有篇文章的作者劝慰对子女“内疚”的美国人如是说:

◆ 你不必因为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条件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不能随时用豪车接送孩子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没法支付孩子昂贵的钢琴课、舞蹈课、绘画课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不能带孩子去国外旅行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特别是一流的大学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孩子结婚时,你不能为他买一套地势好的大房子、或给她丰厚的嫁妆而“内疚”;

◆ 你不必因为自己子女生子后,你没有义务为他们照看孩子好让他们去度假,或者带回家中看管而“内疚”;

 

因为这一切只能让你的孩子永远依附你,成为懒人、寄生虫。

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2008年退休时,连续蝉联13年世界首富,他和妻子曾经打算给每个孩子留几百万美元,但最终决定不给他们留任何遗产,而是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捐给慈善基金会。

那么,到底天下父母对子女有没有亏欠呢?作者认为:“有!”

首先,父母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愚蠢无能,一无是处,他或她是不会自信,不会爱自己,又谈何自尊自重呢?

其次,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某种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将会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拨开社会物欲膨胀的迷雾:物质的诱惑、追逐流行偶像的迷失、盲目的自私的自我中心……,追寻生命的意义、群体的意义、社会的意义、未来的意义。

最后,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建立起基本的道德标准:尊重他人从尊重父母、老师、邻里、同学做起。建立规则意识从遵纪守法做起:不要忽视迟到早退,违背学校、班级纪律这些“小事”。更要及时纠正孩子撒谎、小偷小摸的行为。正如同俗话所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

 

谨记,鼓励孩子自信自强的同时,不能任由他们任性蛮横、无法无天,有人形象的把父母溺爱纵容子女的做法比喻为让孩子驾驶着没有刹车的汽车一样可怕!

 

孩子的出生,给每一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而这也意味着,父母肩负着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金钱,更可贵的是给予他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孩子会受益终身。孩子的一举一动带着一个家庭的特质和气息,这种特质和气息是与父母的教诲和引导紧密相连的,而且会传递绵延到下一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