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我校承担立项的《班级风气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是省基础教研室《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测查与干预研究》的子课题。2004年申报并顺利获得批准,研究工作自2004开始,到2006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实施,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以专业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参与。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和能力,具有具体的研究课题,我校申请为河南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也活动批准,成为南阳市首批省级实验学校。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明确研究的意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需要,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慎重研究,最后确定开展本课题。这项研究方向在全国尚未见有深入研究成果,同时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看,也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我们知道,班风实质上就是外部社会规范以学习和交往为中介,为班集体所认同,内化而成的内在的群体规范。良好的班风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班风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在优良班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班级风气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学风、形成校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根据需要和可能,我们把研究目的明确为以下几点:
(1)了解班风形成的心理因素;
(2)建立良好的班风以促进校风;
(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学会交往,学会自我调整;
(4)了解教师人格对班级的影响;
(5)班风与班级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明确研究内容是我们首先应该把握准确的问题。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逻辑,我们由基本的问题着手,逐步深入探讨。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既重视研究,更重视研究队伍的锻炼成长。实际上,这个研究追问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成长的过程。
(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为:
(1)班风的构成
(2)影响班风的心理因素
(3)班集体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班风
(4)团体辅导与班风建设
(5)班风与个体成长
(6)班风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人格
(二)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1)不良班风的心理干预
(2)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引导优良的班风